中醫名家網
中醫快速導航

小果千金榆功效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小果千金榆

別名

樹、大葉馬料、華耳楊

來源

榛科小果千斤榆Carpinus cordata Blume var. chinensis Franch.,以根皮入藥。

生境分部

陜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四川。

性味

淡,平。

功效主治

跌打損傷:根皮加酒糟搗敷。

癰腫毒:根白皮糟搗爛敷。

赤白淋癥:鮮根白皮1~2兩,米酒蒸服。

摘錄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《中藥大辭典》:小果千金榆

別名

大葉馬料,野梅樹(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。

出處

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

來源

為樺木科植物小果千金榆的根皮。秋季采挖。

原形態

落葉喬木,高可達15米。樹皮灰褐色,有鱗片狀淺裂;小枝赤褐色,有光澤,具黃色圓形的皮孔。葉互生,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6~12厘米,寬4~6厘米,基部淺心形,頂端漸尖,邊緣具尖細鋸齒,上面綠色,疏生短柔毛,老時光滑,下面淡綠色,側脈17~24對;葉柄長1.2~2厘米;在嫩枝、葉柄、葉背、葉脈及果柄上均密生短柔毛。花單性,黃綠色;雄柔荑花序腋生,下垂,花密生,無花被,苞片卵形,基部著生雄蕊10枚;雌柔荑花序頂生,每苞內有雌花2朵,左右各有3小苞合成的副苞,以后結果時即成果苞,雌花具萼,與子房附著,子房下位,苞葉邊緣及小苞背面有細毛。小堅果橢圓形,壓扁狀,被密疊的果苞所覆蓋。

生境分部

生于背陽山谷較濕潤肥沃的針闊葉混交林或雜木林中。分布于我國中部至長江流域各地。

性味

江西《草藥手冊》:"淡,平,無毒。"

功效主治

江西《草藥手冊》:"治勞倦疲乏,跌打損傷,癰腫,淋病。"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煎湯,1~2錢。外用:搗敷。

復方

①治勞傷酸軟:小果千金榆根、紫青藤科牯嶺勾兒)各七、八錢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

②治跌打損傷:小果千金榆根皮,加酒糟搗敷。

③治癰腫:小果千金榆根白皮,加酒糟搗爛敷。

④治赤白淋癥:鮮小果千金榆根白皮1~2兩。米酒煎服。(②方以下出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

摘錄

《中藥大辭典》

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