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名家網
中醫快速導航

繡球防風功效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繡球防風

別名

繡球草、蜜蜂草

來源

唇形科植物繡球防風Leucas ciliata Benth.,以根及全草入藥。全年可采,或夏秋間采集,洗凈切片,鮮用或曬干。

性味

苦、辛,溫。

功效主治

祛風散寒,健胃消食。根:風寒感冒,風濕關節痛,食欲不振,小兒疳積;全草:外用治瘡瘍腫毒。

用法用量

根、全草0.3~1兩,或根研末每服0.5~1錢,全草外用適量,鮮品搗爛敷或水煎熏洗患處。

摘錄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《中藥大辭典》:繡球防風

別名

繡球草、蜜蜂草、紫藥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

出處

《滇南本草》

來源

為唇形科植物繡球防風的全草。開花時采收,切成長約1厘米的小段,曬干。

原形態

一年生草本,高30~140厘米,全體密被污黃色倒向長毛。莖直立,略帶方形,上部多二歧分枝。葉對生,披針形,長5~10厘米,寬1.5~2厘米,具疏鋸齒,上面暗黃綠色,下面稍淡,厚紙質;具短柄。花輪生于莖頂葉腋內;總苞片極多數,線形;萼管狀鐘形,先端10齒裂,裂片線形,綠白色,有脈10條,沿脈及裂片上均被長毛;花冠藏于萼內,2唇,上唇全緣,頭盔狀,下唇平坦,3裂,外面均被毛;雄蕊4,下面2枚較長,花藥背著,橙黃色,花后轉紅色;子房4裂,花柱柱狀,柱頭2裂。小堅果4枚,卵狀,長3毫米,果皮黑褐色而光亮,萼宿存。花期秋季。

本植物的根(繡球防風根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
生境分部

生于山谷附近荒坡草叢中。分布云南、貴州等地。產于云南。

性狀

干燥全草,莖略帶方形,黃綠色,密被污黃色長硬毛,切面中心髓部似通草樣。葉綠色,多破碎,兩面被毛,邊緣有鋸齒,花輪生于葉腋,如球狀,直徑約1.5~2.5厘米;苞片多數,花萼鐘形,花冠唇形,多干縮。氣無,味辛苦。以色綠不帶根者為好。

性味

苦辛,涼。

①《滇南本草》:"味苦辛,性微寒。"

②《滇南本草圖說》:"味苦淡,平,無毒。"

功效主治

破血通經,明目退翳,解毒消腫。治婦女血瘀經閉,小兒目,青盲翳障,癰疽腫毒。

①《滇南本草》:"破滯結郁氣,舒肝氣流結,破肝血,通經閉,祛風熱,明目退翳。治小兒雀眼,白翳青盲,殺疳蟲。"

②《滇南本草圖說》:"治楊結毒,癰疽發背,無名腫毒;洗癬瘡、疥癩。"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煎湯,0.5~1兩;或研末。外用:煎水洗。

禁忌

《滇南本草》:"肝虛者忌之。"

復方

①治小兒痞疳攻眼,一切眼疾:繡球防風一兩,蛤粉三錢(煅)。共研細末,每服五分,白羊肝三錢,竹刀破,入藥在肝內,麻扎,瓦罐內水煎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
②治小兒肺炎:繡球防風五錢。水煎服。

③治瘡癰腫毒:鮮繡球防風一兩,水煎服;或火烤取汁涂患處。

④治皮疹:鮮繡球防風煎水熏洗。(②方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藥》)

摘錄

《中藥大辭典》

《中華本草》:繡球防風

英文名

Herb of Ciliate Leucas

別名

白元參、繡球草、蜜峰草、紫藥、蜂窩花、包團草、小羅卜、月亮花、疙瘩草、指風草

出處

出自《滇南本草》。《滇南本草圖說》: 繡球防風,其子同地草果為末,用黑羊肝煎湯,治小兒疳疾跟眥。

來源

藥材基源:為唇形科植物繡球防風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eucas ciliata Benth.

采收和儲藏:7-10月采收,切成長約1cm的小段,曬干。

原形態

一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莖直立或上部多扭曲,纖弱,全株密被污黃色倒向長毛。葉對生,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,長6-9cm,寬1-3cm,具疏鋸齒,厚紙質,側脈3-5對,葉柄短。輪傘花序腋生,球形,多花密集;花萼管狀,先端膨大略折曲,呈10齒裂,裂片線形;花冠白色或紫色,與萼筒等長略伸出于萼筒,冠檐二唇形,上唇直伸,盔狀,長圓形,下唇較上唇長1.5倍,呈3裂狀,中裂片倒梯形,先端2圓裂;雄蕊4;前對較長;花絲絲狀,花藥卵圓形,2室叉形;子房4裂,花柱柱狀,柱頭2裂。小堅果4枚,卵圓形,褐色而亮。花期7-10月,果期10-11月。

生境分部

生態環境:生于山谷溪邊、路旁、灌叢或草灘等處。

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性狀

性狀鑒別 莖略帶方形、長30-100cm,黃綠色,密被污黃以長硬毛,斷面中心髓部似通草樣。葉對生,暗綠色至綠褐色,多破碎,完整葉片展平后呈披針形,長4-9cm,寬1.2-1.8cm,邊緣具鋸齒及緣毛,兩面被黃以短硬毛。花輪生于葉腋,近球狀,直徑1.5-2.5cm,苞片多數,花萼鐘形,花冠唇形,多干革命縮。小堅果卵形,黑棕色,具淺網紋。氣無,味辛、苦。

以色綠、不帶根者為佳。

性味

味苦;辛;性平

功效主治

疏肝活血;被風明目;解毒。主婦女血瘀經閉;脅肋疼痛;小兒雀目;青盲翳障;癰疽腫毒;楊梅結毒;疥癬;皮疹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煎湯,15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適量,煎水熏洗;或搗敷。

禁忌

《滇南本草》:肝虛者忌之。

復方

①治小兒痞疳攻眼,一切眼疾: 繡球防風一兩,蛤粉三錢(煅)。共研細末,每服五分,白羊肝三錢,竹刀破,入藥在肝內,麻扎,瓦罐內水煎服。 (《滇南本草》)②治小兒肺炎: 繡球防風五錢。水煎服。③治瘡癰腫毒: 鮮繡球防風一兩,水煎服;或火烤取汁涂患處。④治皮疹: 鮮繡球防風煎水熏洗。 (②方以下出《云南中草藥》)

各家論述

1.《滇南本草》:破滯結郁氣,舒肝氣流結,破肝血,通經閉,祛風熱,明目退翳。治小兒雀眼,白翳青盲,殺疳蟲。

2.《滇南本草圖說》:治楊梅結毒,癰疽發背,無名腫毒;洗癬瘡、疥癩。

摘錄

《中華本草》

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