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蝦筏草
別名
水串草
來源
柳葉菜科巖生柳葉菜Epilobium cephalostigma Hausskn.,以全草入藥。
生境分部
四川。
性味
苦,平。
功效主治
清熱,疏風,除濕,消腫。主治喉頭腫痛,傷風聲啞,月經過多,水腫。
用法用量
3~5錢。
摘錄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《中藥大辭典》:蝦筏草
別名
水串草
出處
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
來源
為柳葉菜科植物巖生柳葉菜的全草。夏季采,曬干。
原形態
多年生草本,高1.5~60厘米。莖具棱上部及枝均有細曲毛,下部僅棱上有細曲毛。單葉對生;長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,有時卵狀披針形,長1.5~9厘米,寬5~33毫米,上部的葉頗小,先端銳尖,基部楔形,邊緣有不整齊鋸齒,兩面脈上均被白色毛及腺毛;葉柄極短。花單生于葉腋,淡紅色至白色;花梗短,有曲毛;花萼管線狀,裂片4,披針形;花瓣4,2裂,紫色,長橢圓形;雄蕊8;子房下位,有緊貼的曲毛,花柱短,柱頭頭狀,顯著膨大。蒴果長線形,長3.5~8厘米,有4棱,疏被細曲毛,開裂為4果瓣,各瓣反折。種子多數,卵形或橢圓形,褐色,先端有銀白色束毛。花期4~5月,果期6~7月。
生境分部
生于低山區的山坡草叢中。分布四川、廣西等地。
性味
苦,平。
功效主治
清熱,疏風,除濕,消腫。治喉頭腫痛,傷風聲啞,月經過多,水腫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3~5錢。
摘錄
《中藥大辭典》
《中華本草》:蝦筏草
英文名
all-grass of Capitatestigma willowweed
別名
水串草
出處
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藥》
來源
藥材基源:為柳葉菜科植物巖生柳葉菜的全草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pilobium cephalostigma Hausskn.(Hausskn.)C.J.Chen [E.cephalostigma Hausskn.]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割取地上部分,曬干或鮮用。
原形態
多年生草本,高15-60cm。莖具棱,上部及枝均有細曲毛,下部僅棱上有細曲毛。單葉對生;葉柄極短;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,有時卵狀披針形,長1.5-9cm,寬5-33mm,上部的葉較小,先端銳尖,基部楔形,邊緣具不整齊鋸齒,兩面脈上均被白色毛及腺毛。花單生于葉腋,淡紅色至折色;花梗極短,有曲毛;花萼管線狀,裂片4,披針形,披針形,裂片間有一簇短柔毛;花瓣4,2裂,紫色,長橢圓形;雄蕊8;子房下位,有緊貼的曲毛,花柱短,柱頭頭狀,顯著膨大。蒴果長線形,長3-8cm,有4棱,疏被細曲毛,開裂為4果瓣,各瓣反折,種子多數,卵形或橢圓形,褐色,先端有銀白色束毛。花期4-5月、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部
生態環境:生于低山區的坡草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、西南及陜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平
功效主治
疏風清熱;涼血止血。主風熱聲嘶;咽痛;水腫;咯血;便血;月經過多;刀傷出血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摘錄
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