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名家網
中醫快速導航

痰火草功效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痰火草

別名

圍夾草、癌草

來源

鴨跖草科水竹草屬植物大苞水竹葉Murdannia bracteata (C. B. Clarke) O. Kuntze [Aneilema bracteata (C. B. Clarke)O. Kuntze],以全草入藥。四季可采,曬干。

性味

甘、淡,涼。

功效主治

化痰散結。用于淋巴結結核。

用法用量

1~2兩。

摘錄
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
《中華本草》:痰火草

別名

圍夾草、癌草、青竹殼菜、青跖草

來源

藥材基源:為鴨跖草科植物大苞水竹葉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urdannia bracteata(C.B.Clarke)O.Kuntze ex J.K. Morton[Aneilema nudiflrum R.Br.var,bracteatum C.B.Clarke;A.bracteatum(Clarke)O.Kuntze]
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
原形態

大苞水竹葉 匍匐草本。須根多而細。莖有毛。基生葉叢生,線形或闊線形,長10-24cm,寬1-1.5cm;莖生葉互生,葉片線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長3-8cm,寬8-12mm,先端急尖,基部呈鞘狀,葉鞘被毛,兩面無毛或下面被短柔毛。花密集成頭狀花序,生于枝端,直徑約1cm;花梗長2.5-5cm,總苞片被外形,長1-2.5cm,寬6-8mm;花梗粗短;小苞片大而宿存,膜質,圓形,長約5mm,成覆瓦狀排列;萼片3,長圓形,長約4mm;花瓣3,藍色或紫色;發育雄蕊3,退化雄蕊3,花絲被毛;子房橢圓形,花柱與子房幾等長。蒴果卵形,具3棱,每室有種子2顆。種子具皺紋。花期5月,果期8-11月。

生境分部

生態環境:生于海拔500-850m的水溝邊及密林下。

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
性味

甘;淡;涼

功效主治

化痰散結;清熱通淋。主瘰疬痰核;熱淋

用法用量

內服:煎湯,30-60g。

摘錄

《中華本草》

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