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名
Barbate Filmy Fern
出處
始載于《中國植物志》。
來源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Hymenophyllum barbatum (V.d.B) Bak.[Lepto cionium barbatum V.d.B.]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曬干或鮮用。
原形態
小型石生或附生蕨類植物,植株高2-3m。根莖纖細如絲,暗褐色,疏生淡褐色絨毛,下面疏生纖維狀根。葉遠生,相距1.5-2cm;葉柄長0.5-2cm,暗褐色,絲狀,全部或大部具狹翅,疏被淡褐色柔毛;葉片薄膜質,半透明,干后褐色或鮮綠色,卵形,長1.5-2.5cm,寬1-2cm,先端鈍圓,基部近心形,二回羽裂;羽片3-5對,長圓形,長5-7mm,寬4-6mm,互生,羽裂幾達有寬翅的羽軸;末回裂線形,4-6對,長2-3mm,寬約0.8mm,邊緣有小尖齒;葉脈叉狀分枝,暗褐色,與葉軸及羽軸上面均被褐色柔毛,末回裂片有小脈1-2條。孢子囊群生于葉片頂部,位于短裂片上;囊苞二瓣狀,通常為卵形,長約1.5mm,寬約1mm,圓頭,先端有少數小尖齒,囊群托內藏,不伸出囊孢之外。
生境分部
生態環境:生于海拔800-1000m的林下樹干上或陰暗巖石上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蘇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性狀
1.華東膜蕨多卷縮成團。根莖纖細,絲狀,黑色。葉柄絲狀,長0.5-2cm,被淡褐色柔毛;葉片展開后呈卵形,長1.5-2.5cm,寬1-2cm,薄膜質,半透明,淡褐色或鮮綠色。氣微,味淡。
2.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:綠色。①葉片上下表皮細胞均為長多邊形,壁微呈念珠狀增厚,內含圓形棕色物。②葉柄纖維棕紅色,直徑26-47μm,壁厚10-18μm。③非腺毛淡黃色,多細胞,直徑26-34μm,壁厚約5.0μm。④梯紋管胞直徑26-34μm。⑤孢子四面體形,極面觀為近圓形,直徑17-35μm,具細長三裂縫,外壁厚約1.5μm。表面具短棒狀紋飾。
化學成分
含芹菜素(apigenin)。
性味
澀;涼
歸經
肝經
功效主治
化瘀止血。主外傷出血
用法用量
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;或干品研末敷。
各家論述
《新華本草綱要》全草有止血的功能。外用治外傷出血。
摘錄
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