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B 杜鵑
來源
杜鵑花科紅花杜鵑Rhododendron arboreum Smith. f. roseum Sweet,以花入藥。
生境分部
西藏。
性味
苦,涼。有小毒。
功效主治
平喘,清熱,拔毒,止血,調經。主治慢性支氣管炎,骨髓炎,消化道出血,衄血,咯血,月經不調等癥。
用法用量
0.5~1錢。
摘錄
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
《中藥大辭典》:紅花杜鵑
別名
打瑪興美多瑪爾布(藏名)
出處
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
來源
為杜鵑花科植物紅花杜鵑的花。5~6月采收。鮮用或陰干用。
原形態
常綠灌木,高3~4米。枝褐綠色,無毛,老時表皮呈不規則片裂,單葉互生,常密生于小枝頂部;狹長圓形,先端短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。上面深綠色,下面具棕黃色或灰棕色絨毛,葉脈在上面微凹,中脈在下面明顯突出;具短柄.花序圓球形,頂生;花大,紅色,裂片5。蒴果圓柱形。
生境分部
生于山坡、路旁、村邊的灌木叢中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性味
性涼,味苦,有小毒。
功效主治
平喘,清熱,拔毒,止血,調經。治慢性支氣管炎,骨髓炎,消化道出血,衄血,咯血,月經不調。
用法用量
內服:煎湯,0.5~1錢。
摘錄
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