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三:大半夏丸
【處方】半夏4兩(湯洗7遍,去滑,焙干,為末),生姜(細擦)3兩,蜜3兩,青州棗2兩(別煮取肉,去皮核,同生姜、蜜入銀石器內與半夏末和熬,令稀稠得所),木香半兩,沉香半兩,青橘皮(湯浸去白,焙)半兩,白術半兩,陳橘皮(湯浸去白,焙)半兩,干姜(炮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肉豆蔻(去殼)半兩,紅豆蔻半兩。
【制法】上13味,除前4味外為末,與半夏膏和勻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功能主治】支飲,膈脘不利,咳嗽喘滿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10丸,空心煎干姜、大棗湯送下。加至15丸。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三
《御藥院方》卷五:大半夏丸
【處方】半夏6兩,桑白皮1兩,生甘草1兩,皂角(捶碎)6兩,生姜(銼碎)6兩,青皮2兩,檳榔2兩,木香2兩,郁李仁(湯浸,去皮,別研)2兩。
【制法】前5味,漿水5升,同煮令汁盡,取出半夏焙干為末,后4味與前半夏末拌勻,取生姜自然汁打白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功能主治】消痰順氣。主咳嗽。
【用法用量】方中青皮、檳榔、木香三味原脫,據《普濟方》補。
【摘錄】《御藥院方》卷五
《雞峰》卷十八:大半夏丸
【處方】半夏半斤,生姜半斤。
【制法】同研如泥,焙干為細末,用生姜汁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功能主治】墜痰涎。主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30丸,食后生姜湯送下。
【摘錄】《雞峰》卷十八
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四:大半夏丸
【處方】半夏2兩(為末,生姜汁作餅,曝干),木香1錢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1錢,丁香1錢,人參3分,草豆蔻(去皮)3枚,檳榔(銼)3枚。
【制法】上為末,用生姜汁煮面糊為丸,如小豆大。
【功能主治】止逆溫胃。主留飲,宿食不消。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30丸,生姜、大棗湯送下,不拘時候。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四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六:大半夏丸
【處方】人參半兩,白茯苓半兩,薄荷葉半兩,南星半兩,寒水石1兩,白礬1兩,干姜1兩,半夏1兩,白蛤粉2兩,藿香2錢5分。
【功能主治】化痰。主痰嗽。
【用法用量】上為細末,蒸餅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每服40丸,白湯送下。
【摘錄】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