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臺秘要》卷三引阮河南方:艾湯
【處方】苦酒(即米醋)300毫升 葶藶(熬,杵膏)9克 生艾汁(無生艾,以熟艾,或用艾根搗取汁)100毫升
【功能主治】傷寒七八日,內熱不解,發狂煩躁,面赤嚼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上藥煎取100毫升,分三次服。
【摘錄】《外臺秘要》卷三引阮河南方
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九引張渙方:艾湯
【別名】B湯
【處方】艾葉(炒)1兩,當歸1兩,干姜(炮)半兩,木香半兩,訶黎勒皮(炮)半兩。
【制法】上為細末。
【功能主治】小兒白痢;虛冷下痢白膿。
【用法用量】艾葉湯(《普濟方》卷三九九)。
【摘錄】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九引張渙方
《外臺》卷三引《阮河南藥方》:艾湯
【處方】苦酒3升,葶藶子2合(熬,搗),生艾汁1升(無生艾,熟艾、干艾亦可用;無艾,可用艾根搗取汁)。
【功能主治】天行7-8日,熱盛不解。
【用法用量】上藥煎得1升,頓服。若有牛黃,納1刀圭尤良。
【摘錄】《外臺》卷三引《阮河南藥方》
《外臺》卷四引《深師方》:艾湯
【制法】上切。
【功能主治】酒疸,身目俱黃,心中懊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清酒5升,煮取2升,分3次服。
【摘錄】《外臺》卷四引《深師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