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名家網
中醫快速導航

赤石脂丸

《類證活人書》卷十八:赤石脂

【處方】黃連 當歸各60克 赤石脂 干姜(炮)各30克

【制法】上藥搗羅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主傷寒熱痢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30丸,米飲吞下,日服三次。

【摘錄】《類證活人書》卷十八

《金匱》卷上:赤石脂丸

【別名】烏頭赤石脂丸、烏頭丸

【處方】蜀椒1兩(一法二分),烏頭1分(炮),附子半兩(炮。一法一分),干姜1兩(一法一分),赤石脂1兩(一法二分)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心痛徹背,背痛徹心。

【用法用量】烏頭赤石脂丸(原書同卷)、烏頭丸(《千金》卷十三)。

【各家論述】①《金鑒》:(攵彡)曰,心痛在內而徹背,則內而達于外矣;背痛在外而徹心,則外而入于內矣。故既有附子之溫,而復用烏頭之迅,佐干姜行陽,大散其寒,佐蜀椒下氣,大開其郁,恐過于大散大開,故復佐赤石脂入心,以固澀而收陽氣也。②《醫鈔類編》:蜀椒、烏頭一派辛辣以溫散其陰邪,然恐胸背既亂之氣難安,而即于溫藥隊中取用干姜之泥,赤石脂之澀,以填塞所橫沖之新隧,俾胸之氣自行于胸,背之氣自行于背,各不相犯,其患乃除,此煉石補天之精義也。

【摘錄】《金匱》卷上

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七八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半兩,白礬半兩(燒令汁盡),訶黎勒皮半兩,白術半兩,黃耆半兩(銼),厚樸半兩(去粗皮,生姜汁炙,銼),石榴皮半兩,干木瓜(焙)半兩,肉豆蔻(去殼)1枚,干姜(炮)1分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麻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小兒赤白痢,腹肚(疒丂)痛,不思飲食,羸瘦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5丸,空心、午后溫米飲送下。
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七八

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六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川當歸2兩半(去蘆,浸),赤石脂(一色不雜者)1兩半,白茯苓(去皮)1兩,熟干地黃1兩(自蒸者。鋪中者再蒸),鹿角膠1兩(銼碎,炒成珠),吳茱萸(湯泡7次,炒)1兩,宣州大木瓜1個(重半斤以上者,開一蓋子,去瓤,用艾葉填滿,將蓋子蓋定,用小竹針扎定,飯甑內蒸熟,取艾,同前藥焙干;木瓜去皮,研成膏子)。

【制法】上為細末,木瓜膏子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男子、婦人大病之后,傷損營衛,或發汗吐瀉太過,或失血過多,精氣虧損,心神恍惚,不得眠睡,飲食全減,肌體瘦弱,怠情倦乏,嗜臥無力,四肢酸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50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【摘錄】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六

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六四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1兩,人參1兩,干姜(炮)半兩,龍骨3分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產后久瀉不止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30丸,食前米飲送下。
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六四

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七九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(細研)2錢,肉豆蔻(燒存性)1枚,橡實5枚,莨菪子(淘去浮者,滿5橡實中)。

【制法】將橡實并莨菪子一處,炒令黑色,與赤石脂、豆蔻同為末,入蟾酥少許,用面糊為丸,如黃米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小兒胃虛蟲動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5丸,米飲送下。蟲痛,煎苦楝根湯下。小兒泄瀉頻服良。
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七九

《千金》卷十九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7分,山茱萸7分,防風4分,遠志4分,栝樓根4分,牛膝4分,杜仲4分,薯蕷4分,蛇床仁6分,柏子仁5分,續斷5分,天雄5分,菖蒲5分,石韋2分,肉蓯蓉2分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蜜棗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久服不老。主五勞七傷,每事不如意,男子諸疾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空腹服5丸,日3次。10日知。加菟絲子4分佳。

【摘錄】《千金》卷十九

《衛生總微》卷十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、干姜(炮)各等分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泄瀉虛滑無度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10-20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【摘錄】《衛生總微》卷十

方出《千金》卷四,名見《女科指掌》卷一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半夏1兩6銖,赤石脂1兩6銖,蜀椒1兩,干姜1兩,吳茱萸1兩,當歸1兩,桂心1兩,丹參1兩,白蘞1兩,防風1兩,雚蘆半兩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煉蜜為丸。

【功能主治】女入腹中十二疾:經水不時,經如清水,經水不通,不周時,生不乳,絕無子,陰陽減少,腹苦痛如刺,陰中冷,子門相引痛,經來凍如葵汁,腰急病。凡此十二病得之時,因與夫臥起,月經不去;或臥濕冷地,及以冷水浴,當時取快而后生百疾;或瘡痍未愈,便合陰陽,及起早作勞,衣單席薄,寒從下入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10丸,空心酒送下,日3次。不知,稍加丸數,以知為度。

【摘錄】方出《千金》卷四,名見《女科指掌》卷一

《千金》卷三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3兩,當歸2兩,白術2兩,黃連2兩,干姜2兩,秦皮2兩,甘草2兩,蜀椒1兩,附子1兩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產后虛冷下痢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20丸,酒送下,日3次。

【禁忌】忌豬肉、冷水、海藻菘菜

【摘錄】《千金》卷三

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六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1兩半,桑根白皮(銼)1兩半,白術 (炒)1兩半,訶黎勒皮(煨)1兩半,天雄(炮裂,去皮臍)1兩半,龍骨1兩半,白芷1兩,黃連1兩(去須),地榆1兩,當歸1兩(切,焙),桂(去粗皮)1兩,厚樸1兩(去粗皮,涂生姜汁炙),木香1兩,黃芩半兩(去黑心),干姜(炮裂)半兩,肉豆蔻1枚(去殼)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赤白痢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30丸,米飲送下。
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六

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四二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1兩半,白礬(燒令汁盡)1兩半,龍骨1兩半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炒,研)100枚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血痔,下血至多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20丸,空心棗湯送下,日2次。以愈為度。
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四二

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三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1兩半,干姜(炮)2兩,烏頭(炮裂,去皮尖)3分,人參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桂(去粗皮)3分,蜀椒(去目并閉口,炒出汗)半兩。

【制法】上為粗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心中寒,心背徹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5丸,食前米飲送下,日2次。未效漸加丸數,以知為度。
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三

《圣惠》卷二十八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1兩,石斛1兩(去根,銼),肉桂1兩(去皺皮),鐘乳粉1兩,肉豆蔻1兩(去殼),干姜1兩(炮裂,銼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當歸1兩,白龍骨1兩,人參1兩(去蘆頭),川椒1兩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,白茯苓1兩,訶黎勒1兩(煨,去皮)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以神曲酒煮,為丸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虛勞泄痢,腸胃虛冷,飲食不消,腹內雷鳴,(疒丂)痛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30丸,以粥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【摘錄】《圣惠》卷二十八

《圣惠》卷五十九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3兩,龍骨2兩,艾葉1兩(微炒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肉豆蔻1兩(去殼),縮砂1兩(去皮),高良姜1兩(銼),干姜1兩(炮裂,銼)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焙干,微炒),厚樸1兩(去粗皮,涂生姜汁炙令香熟)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以醋煮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水瀉,心腹(疒丂)痛,四肢逆冷,不納飲食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30丸,以粥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【摘錄】《圣惠》卷五十九

《圣惠》卷五十九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1兩,桂心1兩,白礬2兩(燒令汁盡),干姜1兩(炮裂,銼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水谷痢,積久不愈,下腸垢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30丸,以粥飲送下,不拘時候。

【摘錄】《圣惠》卷五十九

《活人書》卷十八。為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二,名見《外臺》卷二引崔氏方“黃連丸”之異名:赤石脂丸

【摘錄】《活人書》卷十八。為方出《肘后方》卷二,名見《外臺》卷二引崔氏方“黃連丸”之異名

《圣惠》卷四十七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(好膩無沙者)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反胃病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日10丸,加至20丸,空腹、以生姜湯送下。一法,水飛為丸,如綠豆大,令干,以布揩令光凈,空腹津吞10丸,仍先以巴豆1枚去皮,勿令破,津吞之后服藥。

【摘錄】《圣惠》卷四十七

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七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1兩,干姜(炮裂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烏頭(炮裂,去皮臍)1兩,人參1兩,桂(去粗皮)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真珠(研細)半兩。

【制法】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小豆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積冷在心腹,腹痛短氣,胸背痛,脅下有冷氣,不能食,如錐刀刺或如蟲食,針灸不愈,狀如鬼神往來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7丸,加至10丸,米飲送下,日2次。
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七

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五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1兩,艾葉(炒)1兩,干姜(炮)3兩,蜀椒(去目并閉口者,炒去汗)300粒,烏肉(炒)5兩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遠年冷痢,食物不化,或青或黃,四肢沉重,起即目眩,兩足逆冷,時苦轉筋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20丸,空心、食前米飲送下,日3次。
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五

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六:赤石脂丸

【處方】赤石脂2兩,龍骨2兩,白礬灰2兩,胡粉(研)1兩,蜜陀僧(研)半兩,阿膠1兩(炙令燥),烏賊魚骨1兩。

【制法】上為末,令勻,粟米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【功能主治】氣虛冷熱不調,臍腹疼痛,下痢膿血,日夜頻滑,四肢少力,里急后重,不進飲食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20-30丸,食前溫米飲送下。
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六

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