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名家網
中醫快速導航

椒附散

《普濟本事方》卷二:椒附散

【處方】大附子18克(炮,去皮、臍,研細)

【制法】上藥為末。

【功能主治】治腎氣上攻,項背不能轉側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次6克,加好川椒20粒,用白面填滿,再用水300毫升,加E 7片,同煎至210毫升,去椒,入鹽少許,空腹時服。

【摘錄】《普濟本事方》卷二

《圣惠》卷四十八:椒附散

【處方】川椒半兩(去目及閉口者,微炒去汗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檳榔1兩,干姜半兩(炮裂,銼),白術1兩,青皮1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。

【制法】上為散。

【功能主治】寒疝。心腹痛如刺,不下飲食,自汗出,氣欲絕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3錢,以水1中盞,入生姜半分,棗3枚,煎至6分,去滓稍熱服,不拘時候。

【摘錄】《圣惠》卷四十八

《本事》卷二:椒附散

【處方】大附子1枚(6錢以上者,炮,去皮臍,末之)。

【功能主治】腎氣上攻,項背不能轉側。

【用法用量】上每末2大錢,好川椒20粒,用白面填滿,用水1盞半,加生姜7片,同煎至7分,去椒入鹽,通口空心服。

【各家論述】《本事方釋義》:附子氣味咸辛大熱,入手足少陰;川椒氣味辛熱,入足厥陰。病因下焦空虛,腎氣不安其位,反上攻項背,不能轉移。微佐以鹽,使其引歸經絡。

【臨床應用】項背痛:一親患項筋痛,連及背胛不可轉,服諸風藥皆不效,予嘗憶千金髓有腎氣攻,背項強一證,處此方與之,兩服頓瘥。自爾與人皆有驗。

【摘錄】《本事》卷二

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