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名家網
中醫快速導航

雞腸散

《圣濟總錄》卷九十五:雞腸

【處方】黃雄雞腸4具(切破,凈洗,炙令黃熟)肉蓯蓉浸,切,焙)苦參 黃連(去須)赤石脂(研)白石脂(研)各150克

【制法】上六味,將前四味研為細末,更與赤石脂、白石脂同研勻細。

【功能主治】治膀胱虛熱,小便不禁,日夜無數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6克,空腹時用酒調服,日二夜一服。

【摘錄】《圣濟總錄》卷九十五

《直指小兒》卷四:雞腸散

【處方】雞腸(燒)半兩,牡蠣灰半兩,白茯苓半兩,真桑螵蛸(微炒)半兩,辣桂2錢半,龍骨2錢半。

【制法】上為粗末。

【功能主治】小兒遺尿,腎與膀胱俱虛而挾冷所致者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1錢,加生姜大棗,水煎服。

【摘錄】《直指小兒》卷四

《圣惠》卷三十:雞腸散

【處方】赤雄雞腸2具(炙令干),雞膍胵2具(炙令干),熟干地黃1兩,牡蠣粉3分,龍骨3分,白石脂3分,黃連3分(去須),赤石脂3分,桑螵蛸3分(微炒),肉蓯蓉1兩半(酒浸1宿,刮去皺皮,炙干)。

【制法】上為細散。

【功能主治】虛勞膀胱寒,小便數而精出。

【用法用量】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調下。

【摘錄】《圣惠》卷三十

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引張渙方:雞腸散

【別名】雞腸草散、雞腸草湯

【處方】雞腸草1兩,牡蠣粉3分,龍骨半兩,麥門冬(去心,焙)半兩,白茯苓半兩,桑螵蛸半兩。

【制法】上為粗散。

【功能主治】膀胱有熱,服冷藥過多,小便不能禁止,或遺尿病。

【用法用量】雞腸草散(《衛生總微》卷十六)、雞腸草湯(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五)。

【摘錄】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引張渙方

按首字母查詢中藥方劑